合资车企价格集体“跳水”为哪般?
价格战在车市从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两年,车市增速放缓,为了完成厂方的销售指标,全国各地的4S店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降价狂潮。不过,在从前,大部分降价似乎都是经销商各自为*的小打小闹,厂家始终都是岿然不动。但是今年4月的这一波降价狂潮就不一样了,从上海大众突然全系车型挑起战火,到之后的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的火速跟进,全部都是主机厂的官方动作。一场从未有过的“官降”之战似乎就要就此拉开序幕,而在这番激烈的价格战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它们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其一是销售数字对厂家、经销商的持续绑架。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6.93万辆和203.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乘用车产销分别增长15.1%和10.4%;2月汽车产销163.18万辆和159.33万辆,环比下降28.65%和31.31%,同比下降0.38%和0.22%;3月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67.5%,比2月上升了16.6个百分点。3月份市场总需求指数为30.1%,环比下降7.7个百分点,有63.2%的经销商认为3月份总需求量相比上月有所下降。综合这几项数据不难看出,在三月份,全国经销商都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而更可怕的是,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与此同时,基于2014年中国车市的继续增长,不少汽车厂家对今年的销量目标都有着美好的预期,任务数上调,那是一种必然。持续增长的任务和实际并没有明显增加的需求导致了严重的矛盾,迫使经销商不断大幅让利。而这一切,厂家并非不知情,去年年底,不少车企给经销商“发红包”,也正是为了补贴4S店为了销量牺牲的利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品牌都不能幸免,哪怕是上海大众这样的销量巨头。根据规划,上海大众今年的销量目标是190万辆,并向200万辆目标冲刺,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将提升至300万辆。要完成如此逆天的任务,除了完善渠道建设、加快产品开发等方法,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只有降价了。今年中国车市仍然没有走出销量增速下滑的阴影,降价似乎已经成为车企不得不采取的“救市”手段。在这背后,是整个行业集体产能过剩的预警信号。其二是自主品牌日渐强盛带来的冲击。如今,自主品牌熬过了去年的几度市占率连降之后,开始了集体反攻。最近自主品牌在车市频频发力中高端车型,再度发挥了搅局者的作用。譬如吉利博瑞(参配、图片、询价),携带沃尔沃的各种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以12不到的起步价杀入中级车市场,还有哈弗连续祭出H9、H8等高端车型等,这些举动都有力地挑战了合资车企的传统固有领域。可以说自主品牌真实的价格,戳穿了他们中国特色畸形高价的“皇帝的新装”。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合资品牌这一次的价格集体跳水有可能涉嫌价格垄断。它们联合绞杀的目的,自然就是自主品牌。在价格战的背后,我们可以期待,在一轮一轮的价格调整之后,国内的汽车价格将会更接近欧美市场,更接近合理的形态。在轮番激烈的竞争之后,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车企能够在这个寒冬生存下来,最终获益的都是消费者。 版权声明:本文系独家稿件,版权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