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产业释放大能量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全区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

瞄准方向、精准发力

突出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乡村经济活力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

在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杆村,沙棘林下养鸡、鸡粪回田,一套绿色循环经济体系正在生动演绎。今年以来,自治区地矿局驻村工作队依托辖区万亩沙棘种植基地,在产业发展、循环利用上做文章,争取黑鸡养殖项目,成立温宿县红沙漠生态合作社,投入30万元新建标准化鸡舍5座,在沙棘林周边养殖黑鸡1.5万只。

沙棘林地势开阔,天然虫草资源丰富,为黑鸡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黑鸡除虫护林,省去了人工除草麻烦,黑鸡粪料返还到田间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源,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为确保黑鸡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高,工作队协调2名技术人员驻点开展指导,手把手传授卫生防疫知识、科学养殖技术,黑鸡成活率达98%以上。

黑鸡养殖项目,让村集体经济受益,聘用5名富余劳动力负责日常管理。按照市场价,每只黑鸡售价80—元,预计年底除去各类成本,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40万元。(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公室颜寿林、孙启庆供稿)

2

走进额敏县郊区乡宫塔木村疆禾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煮料、凝冻、装罐,生产制作“达尼娅”冰激凌。

宫塔木村村民有养殖奶牛的传统,为帮助村民拓宽牛奶销售渠道,增加收入,额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额敏疆禾食品有限公司,制作销售以牛奶和鸡蛋为原材料的冰激凌。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协调15万元无息贷款,注册“达尼娅”商标,鼓励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公司每天可生产近2吨冰激凌,预计年纯收入万元。

“达尼娅”冰激凌除原味外,还有骆驼奶、蔓越莓、香草等口味,除在当地销售外,还在克拉玛依、四川成都、上海等地专柜销售,带动本村12名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塔城地区“访惠聚”办公室高峰供稿)

3

擀馕饼、戳花纹、烤馕……近日,精河县精河镇云展社区馕文化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收到了来自湖北省多家企业的4万余个馕订单。巨大的落地窗内,打馕师傅们统一着装,在不同工序上忙碌,空气里弥漫着烤馕的香味。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精河支公司、精河烟草专卖局、精河交通运输综合行*执法大队驻社区工作队,以馕文化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为基础,以县人社局举办的打馕培训班为支撑,立足本地特色打造了以“精杞馕”为品牌的馕产业。培训基地投资万元建成特色馕坑9个,推出枸杞馕、沙棘馕、辣皮子馕、玫瑰馕等15种馕产品,日产量个左右,带动数十人就业。不仅成功带动群众增收,还让几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品尝到精河特色产品。

员工高尔哈·沙吾提说:“以前我一直打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参加完打馕培训后,我来到基地上班,每月工资元,而且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真是太方便了!”(博州“访惠聚”办公室秦莹、陈勇良、李颖辉供稿)

4

走进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榆树沟村阿瓦古丽食品加工厂,生产线上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抓紧生产市场上热销的食品,分装成精品礼盒对外销售。

年,哈密市伊州区人大办公室驻村工作队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建起天山乡第一家食品加工厂——阿瓦古丽食品加工厂,吸纳村民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工作队多次邀请面点师到村培训,村民多来提古丽·伊卜拉伊木和其他15名村民掌握了糕点制作工艺,成为技术工人。

目前,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阿瓦古丽食品加工厂形成“门店+线上”的销售模式,生产面包、糕点等60多个品种产品,解决24人就业,人均月收入余元。(哈密市“访惠聚”办公室王茜璐、李华供稿)

5

阿克陶县加马铁热克乡阔纳霍依拉村村民曾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低,产业规模小。年7月,克州地震局驻村工作队申请肉鸽养殖项目,成立了占地1平方米的陶小鸽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可养殖余羽肉鸽。

为提高养殖效益,工作队从莎车县邀请肉鸽养殖技术人员到合作社指导培训,提高员工养殖技术,提升肉鸽品质。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合作社养殖设备日渐完善,员工养殖技术逐渐成熟,每月可出栏羽左右,出栏乳鸽供不应求,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市,预计年底50户村民可分红7.5万元。后期工作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克州“访惠聚”办公室汗尼克孜、杨雪会供稿)

6

在木垒县新户镇新户村新疆鹰哥科技有限公司的鹰嘴豆加工车间里,一粒粒经过精心筛选的鹰嘴豆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鹰嘴豆豆浆粉、鹰嘴豆南瓜粉、胚芽营养粉、香酥豆等20余个系列产品,进入仓库后销往全国各地。

新户村主要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入驻后,邀请农业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评估,发现这里的沙土地适合种植鹰嘴豆。工作队与村“两委”采取订单种植方式,带动余户村民种植鹰嘴豆,种植面积达5万亩。

为不断延伸鹰嘴豆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工作队帮助村民冯新申请项目资金,成立新疆鹰哥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鹰嘴豆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鹰嘴豆产业,解决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余元,年产值达余万元,鹰嘴豆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豆豆”。(昌吉州“访惠聚”办公室*荣、邱会淼供稿)

编辑:刘国庆

责任编辑:张雪峰、刘国庆

审核:曹慧娟

推荐阅读《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知史爱国》我的入*故事丨成长在*的光辉下蓄好“源头活水”助力乡村振兴觉得好看,就点赞和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