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一八二团养殖业让职工走上增收致富路
丰收的气息飘逸在额河两岸,苍劲的胡杨换上了金*的外衣,秀美的得仁山上花开依旧,玉带河静静地守护着葵都这座城。十师北屯市城区树木挺立,纵横八达的交通线上车辆川流不息,在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垦重镇,因代代传承而活力满满,因改革创新而蓬勃发展。
自十师北屯市第七次*代会以来,师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的治疆方略,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弘扬伟大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十师北屯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即日起,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喜迎*代会·奋进新时代”专栏,聚焦师市第七次*代会五年来师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今天推出“喜迎*代会·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篇·走进连队看小康(三)《一八二团养殖业让职工走上增收致富路》。
一八二团养殖业让职工走上增收致富路
10月8日,记者走进第十师一八二团,探寻该团连队职工靠养殖增收奔小康“的秘笈”。
在一八二团五连养殖户张腊明家,记者被忙碌的场面所吸引,张腊明和几名身强体壮的职工正围着一台大型机器拌饲料。“我们将南瓜皮加入饲料中尝试制作新的青贮饲料,为牲畜过冬提前做好准备。”张腊明说。
△一八二团五连职工们正在制作青贮饲料。
年张腊明赶上国家的好*策,由团场提供牛,他只负责饲养,每头牛的费用按市场价分3年还清。在他的用心饲养下,牛群从最初的56头发展到现在的余头。去年,他养牛收入40万元左右,预计今年收入可达50万元。
据一八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卿民介绍,年该团从黑龙江省引进余头西门塔尔牛,以每头牛元的价格分发给养殖户,为鼓励一部分养羊收益不好的养殖户改养牛,团里还给养殖户发放折合成每头牛元左右的补贴,就成了后来口口相传的“小畜换大畜”。
△牛儿正在打瓜田里啃食打瓜残瓤。
年黑龙江省援建一八二团的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建成投产,该项目主要以发展肉牛养殖育肥为主,兼营饲草料收购、储存、加工、配送,以推动团场肉牛产业快速发展为目的,采取“基地+公司+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现由沐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合作社负责人刘晓峰介绍说,目前合作社有规模化牛舍10栋,将头生产母牛租赁给31户养殖户。
一八二团五连职工韩保成是一位资深养羊人,养羊10余年,现养羊数量余只,年均收入40万元左右,问他养羊成功的秘诀,他说:“除了自己的精心饲养,还离不开*的好*策。”
△黑龙江省援建一八二团的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
美丽的乌伦古河滋润着广袤的土地,养育着勤劳智慧的一八二团儿女,他们在特色养殖增收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息。据一八二团副团长孙建虎介绍说:一八二团特色养殖有“三大宝”。一是林下养殖独具新疆特色的沙棘鸡。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沙棘林下养鸡,疾病少,肉蛋品质好,深受青睐。顶山林下沙棘鸡,是响当当的自主品牌,特养能人张长春更是有口皆碑;二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鹅鱼共养。一八二团地表水资源丰富,职工因地制宜搞起水面养鹅,水下养鱼的立体化养殖,鹅的肉、蛋销路好,鱼因鹅而肥,品味佳,还吸引了周边一些想养鹅的人都来到一八二团购买鹅苗、取养鹅经;三是“金钥匙”龙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珍珠鸡、山鸡、鸵鸟等珍禽养殖另辟蹊径,丰富了团场养殖种类,拓宽职工收入渠道。(刘源苏厚源张丽)
注:后续“喜迎*代会·奋进新时代”专栏将继续推出“生态文明篇”:《大地美生态好职工稳定增收》来源: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编辑:任俊威责编:邓志平监制:吴丽娟
签发:李洪君
云上北屯手机App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