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气血
气血,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无形也,血有形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精化气,气生髓,髓养骨化血。气是人生命的第一要素,血由气化。气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只有气血平衡充盈,才能身心健康。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是精气血化生的关键,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有:“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其中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脾胃运化产生,可化生气血,进而充实五脏,使其“形与神俱”。因此脾的健康是气血平衡充盈的关键,补气血的关键是补脾
气血亏虚,主要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等症状;而脾胃虚弱,又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溏泄、消化不良等症状;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腰酸腿软、遗精盗汗、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很多人以上几种症状都会同时存在,会出现脾肾亏虚、气血亏虚的状态。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之精气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能够充养后天,而脾胃后天是气血生化之源,能够濡养四肢百骸;一旦脾肾亏虚,体内产生气血的能源基础不足,就会导致气虚血虚等状态。
以上几种功能状态经常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互相配合来改善身体体质状态。
1、健脾补中气。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脾胃的调养,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精微等物质能够充养气血,能够补肾精,这是重中之重。
2、补益肾精。肾精充沛,生命活力强壮,阴阳调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精神饱满,能够促进脾胃的健康,以及促进气血的生成。
3、补益气血。通过气血的滋补调养,来改善气血亏虚的状态,临床上很多补气养血的药物,也有健脾益肾的作用,比如茯苓、山药都是很好的健脾胃等药物,都有很好的补气的作用;*精、蛹虫草等药物能够补养气血,又是健脾补肾精的重要药物。
十一味益肾健脾散
成分: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芡实、紫苏、蓝莓粉、蛹虫草、*精、沙棘、决明子、低聚果糖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的功效。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尿利水、清热、除痹、镇咳之效。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紫苏——具有驱寒解表、健脾和胃、行气运血解瘀泄*的功效。
蓝莓粉——可以抗脑衰,保护人体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蛹虫草——具有益肺肾,补精益髓的效果,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菌作用,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的效果
*精——具有补脾益气,补肾益精的作用
沙棘——具有健脾消食,止咳化痰,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改善肝功能,抗肝硬化,脂肪肝有显著效果。
决明子——可以起到平喘、利胆、保肝、降脂、溏便、消炎等功效
低聚果糖——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保护肠道黏膜,润肠通便,加强营养物质吸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