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痤疮 http://m.39.net/pf/a_9125684.html 熟悉西宁的人都知道,重压之下,我市依旧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的强劲势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功不可没。
诞生于年的开发区,从成立起就肩负重任。*的十八大以来,开发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四地”建设,重点引进了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高景太阳能、阿特斯、晶科能源、丽豪半导体、天合光能、中复神鹰等一批知名头部企业,“高精尖”“绿色低碳”“生态友好”成为其发展的代名词。
全国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首个光伏兆瓦N型电池智能工厂、首条第六代锂电池生产线都在这里。
精深加工枸杞、沙棘成为闻名海外响当当的“青字号”招牌,迪士尼邮轮、迪拜双子塔万豪酒店、拉斯维加斯永利酒店等场所使用的地毯来自于这里……
历经十年的潜心发展与蜕变崛起,开发区一跃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从一片空白到熠熠生辉,从没有一个产业到形成一区四园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示范试点走在全国前列,从名不见经传到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投资沃土。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奋力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开发区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蓄势:*建引领华丽蜕变
这十年是开发区经济发展最快、建设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稳步提升,规上工业产值平均增长19%,年内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开发区,无论是身处现代化的企业车间,还是在环境优美的园区街道,都能体会到开发区*建引领下的巨大向心力,感受到开发区全速奔跑的“热度”和“激情”,聆听到这里感恩奋进、拼搏赶超谋发展的铿锵足音。
把*建引领贯穿发展全过程,持续加强*治建设、巩固组织建设,不断夯实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引才、以才引才,完善年轻干部信息库,修订干部选拔预审备案制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有序推进体制改革,扎实开展能力建设,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活动,累计办实事件。
“一区多园”管理体制确立后,各园区依托各自区位优势、产业优势,重新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年,在主导产业蓄势待发之际,开发区及各园区紧跟国家*策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向,坚持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引进关联配套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锂电隔膜、高档铜箔、多晶硅、光纤预制棒、高端铝合金等一大批产业链延伸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整个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与发展质量有了新的变化。
年,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年,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同年,在全国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开发区位列第62位,是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绿色发展水平最好的开发区……
坚持*建引领,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夯基垒台、接续发力,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成为开发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密码。
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年,新兴产业规上产值占开发区的比重达28%,较年提高6个百分点。
十年能改变什么,又能塑造什么?
开发区给出答案:一座产业新城!从传统产业改造到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这里迈出新高度。
加强顶层设计,精准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十年来,开发区新兴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构建形成以锂动力(储能)电池、光伏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和特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原有机食品为主导,藏毯绒纺为特色,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
形成正极材料—铜箔—隔膜—电芯—壳体—电池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年产2.3万吨正极材料、33吉瓦时锂电池综合生产能力。
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相对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拥有年产14.5万吨多晶硅、61吉瓦单晶硅、兆瓦光伏组件产能规模。
铝铜锌镁钛等合金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加快建设。
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科技、高原生物及绿色食品加工、中藏药加工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中藏药企业占全省医药企业的78%,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崛起:招商引资招大引强
十年累计入驻工业企业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户,亿元以上企业超过61户,比年均有大幅增长,企业规模和数量实现“双提升”。
“精准招商,招大引强,选择开发区,就是看好这里的产业链,还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店小二’服务,这将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快速发展。”南川工业园区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小赵说。
围绕锂动力及储能电池、光伏制造、合金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整车装备制造5条产业链,绘制了8张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制定了16张靶向清单,建立总投资约亿元的重点项目滚动储备库。
深入对接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企业、龙头企业,研究产业发展方向,指明发展路径,为今后各产业更好更优地发展提供了思路。
结合产业实际,明确开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
各个工业园区不再“等米下锅”,纷纷签订责任书,组队外出招商。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朝九晚五上下班,而是走进工地车间,帮助企业解难题促生产……
十年来,开发区聚焦全市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做大总量,重点引进落地了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阿特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项目。同时,加大与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等头部企业对接力度,强化包保服务,推进企业扩能增产,加快布局合金材料精深加工产业。
从珠海来到西宁考察投资环境的高景太阳能公司负责人徐志群,一下飞机就接到一杯热茶以驱散寒意。西宁的产业配套和招商*策,特别是开发区领导干部的主动和热情,让他和随行考察人员用时不到3天,就确定投资亿元在西宁建设5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
奋进:创新驱动为发展注入活力
拥有6个院士工作站、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科技型企业、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成光伏、锂电等50个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创业园、孵化器基地等16个创业平台。
管辖面积.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犹如一个“聚宝盆”,汇集了数百位博士硕士、数百位高级职称人员,一批技术带头人来宁发展,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最集中区域。
走进东川工业园区国家电投*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智能化水平领先的N型IBC电池及组件车间,硅片经过智能传导及精细化工艺加工后,具有高颜值及高转换效率的产品就被生产出来。
在南川工业园区,晶科首根单晶硅棒出炉,N型最高效能热场技术创下行业第一。
在甘河工业园区中复神鹰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这里采用完全自主国产技术,“纺”出的这根“丝”,规模布局、单线产能、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制造、体育器械等领域。
在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盛世泰科、康州生物创新药产业化基地、中科院光伏清洁机器人等高科技项目拟落地,将大幅提升园区产业科技含量……
“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和研发平台建设,攻克了多晶硅48对棒加压还原炉、高转换率N型IBC电池、12英寸硅片用电子级多晶硅、微孔铜箔、高孔隙率隔膜、梓醇片降糖新药等一批关键核心生产技术,累计授权专利达件,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说起开发区的创新工作,高新技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颇为自豪。
如今的开发区,已然成为一只腾飞的巨鸟,挑大梁、做先锋,下一个十年,将继续聚力建设锂动力及储能电池、光伏制造、特色化工和合金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高原特色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新机遇、塑造新优势、赢得新未来,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开发区: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