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影东邪西毒取景地,如今永远从地球上 [复制链接]

1#

大漠,狂沙。

电影《东邪西*》里沙漠的取景地就是这里,中国第四大沙漠----毛乌素沙漠。

如今,这片形成于唐、存在了上千年的大沙漠,已经快被陕西人民“干”掉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这些年毛乌素沙漠发生了什么?

01.可怕的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的面积。

魏晋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大草原。自唐代起至明清,经过成百上千年演变、气候变迁,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解放初期,流沙吞没农田牧场万亩,6个城镇、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在这里,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沙蔽日”不是形容词。

村庄、农田,分分钟可以被*沙吞没;一出门,分分钟让你灰头土脸。

沙尘暴还会蔓延到北京、上海、天津甚至南京,沙漠化这把利剑,指向每个中国人的咽喉。

很多人清楚记得被*沙支配的恐惧。

02.永别了,毛乌素沙漠

曾经的“生命禁区”,成了史上最“惨”沙漠。如今,这片存在了上千年的大沙漠,几乎全部从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洲!

来看看这个人类奇迹吧。

03.致敬!中国治沙英雄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人的一项特殊技能——种树。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民众一代又一代人植绿大漠,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治沙壮举。一种就是70年。共计种下万棵树。

如果把这些树按1米的株距排开,足足可绕赤道54圈!

治沙队在堆子梁小滩村拉土压沙(资料照片)。图片来源:陕西省林业局

年5月14日,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组成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

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成为榆林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年春天,20岁的殷玉珍用打工挣的钱换回棵树苗种下,最后只活了不到10棵,但她没有放弃,坚持种树30年。

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记者问她为什么非得治沙,她说:没有别的路,必须治沙!

退休的阿拉善盟*协原主席苏和返回故乡额济纳旗植树造林,治理沙漠。至年,苏和已经在黑城种了11年树,治理沙漠亩。

年春天,治沙英雄张应龙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承包了一块42.8万亩的荒沙。至年,张应龙把所承包荒沙的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70%,完成治沙管护辐射面积达到约50万亩,栽植各种树木万株。

治沙英雄王友德他带领干部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年,甘肃民勤宋和村19岁的石述柱组建了村里的青年团员治沙突击队,插风墙、种红柳、植沙棘、栽白杨。他对传统固身削顶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称之为“宋和样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这个成就震惊了世界。

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的总干事给我们点赞:“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

全球从年到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居全球首位。

中国人用双手、用青春染绿了沙漠。一个坑一个坑固沙,一铲子一铲子种树,这才是真正的环保。

年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请记住这些平凡英雄。这一代又一代致力于让荒漠变绿的治沙种树人!

编辑丨时时主管丨龙涛李想监制丨姚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