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7日讯(记者孙英鑫安泽)27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牡丹江专场在哈尔滨召开。会上,牡丹江市人民*府副市长张维国就牡丹江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牡丹江市人民*府副市长张维国。
张维国表示,牡丹江地处北纬45°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的*金地带,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适合发展食用菌、果菜、中草药、畜牧养殖、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基于这种现状,牡丹江市在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形成了四个优势。
一是优化布局,形成了规模优势。聚焦一县一品,培育形成了以东宁黑木耳、宁安果菜、海林猴头菇、穆棱沙棘、林口大鹅和中草药等为主体的优势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了“菌菜牧林药”等特色产业规模。到去年,我市食用菌栽培规模占到全省三分之一,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城;果菜对俄出口占到全省70%,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畜牧业产值达到78亿元;发展“浆果、坚果、北药”等林下经济万亩;全市刺五加、平贝、人参等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二是壮大龙头,形成了加工优势。按照省委省*府把食品和农副产品打造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的部署,我们聚焦“两头两尾”,形成了大米、食用菌、乳肉制品等产加一体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红星乳业、鑫鹏肉业、响水米业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户,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三是创建品牌,形成了市场优势。牡丹江先后获评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红树莓之乡等美誉,全市绿色有机认证产品达到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到26个,东宁黑木耳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蝉联全国地标产品食用菌类第一名,我市特色农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调优结构,形成了增收优势。通过持续调大特色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去年,牡丹江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多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市20多元的农民人均收入中,有近50%来自于“菌菜牧林药”等特色产业。
龙江发布
本文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