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地时间9月21日,联合国举行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75年来,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为全球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联合国高度重视水问题,在千年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议程中都包含了涉水的目标。同时,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灌排委员会、世界水理事会等一批涉水的非*府国际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些组织高度认可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各自领域提出了节约用水、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水生态修复、绿色水电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主张,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中国水利机构积极利用国际组织平台,一方面引进先进*策理念、成熟实用技术,服务国内水利建设,另一方面开展技术交流,推介相关产品,推动水利“一带一路”建设,同时积极宣传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智慧,推进全球水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发挥国际组织作用
服务水利改革发展
——访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李戈
问
水利行业国际组织(对口机构)主要有哪些?
李戈:当前,国际上涉水的*府间和非*府间国际组织蓬勃发展,中国水利行业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相关*府部门、水利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与很多涉水国际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合作活动,并积极参与重要国际水事活动。单从水利部掌握的情况来说,我们的涉水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对口机构(以下简称“国际组织(对口机构)”)共有三类13家:
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世界泥沙研究学会、国际沙棘协会、世界水土保持学会
国际组织对口机构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分会、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
水利部正式加入,并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具体活动的国际组织
世界水理事会、亚洲水理事会
问
这些国际组织(对口机构)在推动“一带一路”水利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李戈: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国际组织(对口机构)都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搭建水利交流平台。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和中国水科院联合举办“一带一路”水发展与青年使命国际研讨会,构建青年水利人才交流互访合作机制。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了12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库大坝与水电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和技术培训,在沿线国家水利水电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举办“一带一路”灌溉排水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交流分享世界灌排领域创新技术和理念。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分会在第38届国际水利学大会上举办中国分会,利用国际水利学大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一带一路”水利合作多边交流。
二是推动水利能力建设合作。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世界泥沙研究学会、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余位青年水利专业人才开展技术培训,传授水利实用技术,分享区域水问题的中国方案,推动了与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合作。
三是实施务实合作项目。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推动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国际标准《小水电技术导则》,参与执行赞比亚、加纳南南合作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设立“中-尼小水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切实推进南南合作。国际沙棘协会引进了22个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推动了国际间沙棘科技经济合作。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系统介绍我国在流域综合规划、水量分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与案例。
问
国际组织(对口机构)在多边交流中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的?
李戈:这些国际组织(对口机构)主动搭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贡献中国经验和智慧,推动国际水利学术交流与发展,大幅度提升中国水利国际影响力。
一是在国际水事活动中提升影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成功申办年第四届世界灌溉论坛,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成功申办年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中国大坝学会正在申办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这些都将成为集中对外展示中国水利发展成就的主场水利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创办“今日水电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府间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第8届“基于全球水文实验与观测数据的水流情势研究”研讨会,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举办了20余届大坝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会,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分会召开“水安全高端论坛”“河湖生态保护论坛”,世界泥沙研究学会、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在重要国际水事活动平台举办议题分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水利行业愿意与世界同行加强合作的积极态度,还打造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水事活动自主品牌。
二是中国专家陆续担任了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国专家当选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和秘书长、国际沙棘协会理事会主席和秘书长、世界泥沙研究学会主席和秘书长、全球水伙伴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和提名委员会委员、国际水资源学会执行理事会主席和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府间水文计划*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副主席、世界水理事会执行局成员、亚洲水理事会副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副主席等,为推动国际水领域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推动国际涉水领域学术交流和发展。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推荐中国专家担任国际期刊《灌溉与排水》主编,并组织出版介绍中国灌排发展成就的专刊。世界泥沙研究学会《*河治理:年治*方略之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府间水文计划出版刊印发布,为多泥沙河流治理及其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国际水土保持研究》年的影响因子达3.,在水资源和土壤科学领域均为中国创办SCI收录期刊排名第一。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发布《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国际沙棘协会发布《国际沙棘发展报告》。
问
国际组织(对口机构)是怎样服务水利建设的?
李戈:国际组织(对口机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为服务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性研究成果。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搭建了基于“互联网+医院”国际平台。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实施完成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完成《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等多项指南、导则和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国际沙棘协会发布了国际沙棘协会团体标准。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提出的“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入选中国科协年10大前沿科学问题(水利领域首次)。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共同编译出版《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等重要文献。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结合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挖掘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蕴含的科技、文化以及生态价值,服务我国灌区现代化建设。多个国际组织(对口机构)开展了灌溉工程、流域生态、沙棘资源开发、生态脆弱区和植物保护、河湖管理等多项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地方水利发展现状,积极促进地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
问
下一步,您对国际组织(对口机构)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还有哪些期待?
李戈:总的来说,涉水国际组织(对口机构)积极参加涉水国际事务,主动融入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