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山西省神池县转型发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23.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4.6%……
优异的发展成绩得益于明确思想的指引。在晋陕蒙地区,知道神池的人没有不知道神池月饼的,品尝过神池月饼的人没有不说好吃的。这个人口仅十余万的晋西北小县,因月饼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近年来,神池县按照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忻州市委“”产业布局,以有机旱作农业、新能源产业为链条,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努力提升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治理秸秆废弃焚烧污染、粪污污染,走出了一条为环保减压、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的新路子。
网络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农业产业化新优势
今年以来,神池县大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两核一村五片”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区3万亩,辐射带动有机旱作农业种植面积10万亩,积极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作为神池县支柱产业的杜湖神羊养殖产业,在县里实施“六个一”工程的过程中,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钱袋子”。年9月,神池县通过招商引资组建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聘请国内外羊基因专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良种繁育和科技服务体系,依托新品种,对全县肉羊进行新一轮品种改良,从单纯数量式发展逐步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持续稳定增收开辟出一条新的切合神池实际的路子。
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晋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种羊繁育基地,公司拥有的冷冻胚胎、冷冻精液技术、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所掌握的胚胎技术可有效降低引种成本,并实现引入良种快速扩繁及国内良种提纯复壮的目标。培育出澳大利亚纯血杜泊种公羊,引进我国知名保护品种湖羊作为基础母羊,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产羔多、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的杜湖神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完成能繁母羊腹腔镜人工授精3万例、发放妊娠良种母羊(湖羊)只、杜湖神羊只,帮助余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影响带动全县户养殖户实现品种改良。
同时,随着晋中北(忻州)中药材物流基地在神池县落地建设,药材种植的效益即将显现。而月饼、胡麻油这两大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更是逐步向集团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山西老农贡亚麻籽油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亚麻籽油的省级龙头企业。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神池县烈堡乡建立了多亩的有机胡麻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常规种植基地,认定基地农户户。公司拟订的《神池优质胡麻生产技术规范》,成为忻州市地方农业标准之一,并起草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池胡油》。目前,公司已拥有5项核心专利,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水平,神池县几大重点举措组合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突破了瓶颈,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一是坚持以建设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为牵引,走出一条布局科学、品牌响亮、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二是以建设百万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县为牵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三电合力”,“林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持续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大增加,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有机互补和优势叠加。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激活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神池可耕地面积为91万亩,每年在耕地上产生的秸秆达30万吨;全县养羊的数量约万只,每年产羊粪达50万吨。为合理利用秸秆和羊粪,减少污染,神池县通过建设生物质电厂、秸秆生物质燃料加工厂、种羊场,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搭建了平台:全县1/3的秸秆打捆用于生物质电厂的原料,生物质电厂产生的草木灰用于有机肥料厂的原料,有机肥料厂生产的有机肥用于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有机旱作农业再生产出生物质电厂所需要的原料——秸秆;秸秆加工厂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作为乡村机关单位、企业环保供热锅炉的原料,所产生的草木灰用于有机肥料厂的原料,有机肥料厂生产的有机肥用于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有机旱作农业再生产出秸秆加工厂生产生物质燃料所需要的原料——秸秆;再把全县1/3的秸秆打捆用于种羊场的饲料,种羊场产生的羊粪用于有机肥料厂的原料,有机肥料厂生产的有机肥用于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有机旱作农业再生产出种羊场所需要的饲料——秸秆。这样一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就被激活了。
神池县蔚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5月,企业新建设的年产10万吨系列生物肥料和肉牛繁养项目,总投资多万元,充分利用神池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养羊大县畜禽粪便充足的优势,实施与贫困户签订有机废弃物常年收购合同、以牛羊粪换肥、以秸秆换肥等,以及免费农技培训等一系列扶贫举措,年可回收6万吨羊粪,4万吨牛粪及5万吨作物秸秆、糠、渣、粕类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使农户直接增收多万元。企业项目形成一个“生物有机肥料—绿色、有机种植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绿色、有机畜禽产品—畜禽、农产品加工有机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的健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全县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神池县通过“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农业梯级再生资源产业”闭环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让资源再生、物质循环、产业链延伸,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通过模拟“生态食物链”变废为宝,优化了系统结构,使各个循环主体增强共生互利性,在农村地区实现“清洁”生活和节约型生活方式,让现代生活文明真正走进了百姓家。
培育新型产业形式
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通过打造规模化产业集群,有效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型产业形式,创新核心产业发展模式,神池县农业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建设中的神池县渊林能源有限公司2×1.5万千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就地消化秸秆20万吨,收益余万元,全部达产达效则能消化25万吨至30万吨秸秆,每年能生产1.8万吨草木灰。这样的产能不仅足够消化神池本县的秸秆,甚至还能带动周边县区秸秆回收的开展。而这家生物电厂除了提供就业岗位,生产的草木灰就地投入农业生产后,还可以推动农业产品产量提升,带动百姓增收。
据电厂负责人介绍,电厂达产达效后,全县每年可打捆饲草5万吨提供养殖场,可够万只羊6个月食用,该项可带动农户直接增收多万元;全县的羊生产的50万吨羊粪,提供给有机肥厂,可以全部作为有机肥的原料,投入到有机旱作农田中;而从秸秆打捆到运输,需要台马力以上大马力拖拉机打捆机,还能提供个就业岗位等整个流程下来,百姓可以在农田和各种就业岗位上获得收益。
为打造高质量的循环经济体系,神池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以强龙头为抓手、以补链条为重点、以聚集群为目标,实施新能源、有机旱作农业、健康养殖业等重点产业专题招商行动,引入了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现代化领*企业,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
神池县曦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县委县*府重点培育的生态产业脱贫项目。公司围绕产业脱贫这一主线,秉承“让城市人多份健康,让山里人多份收入”的理念,依托本地丰富的沙棘资源,生产研发沙棘系列产品,年可加工沙棘原果多吨,可带动周边贫困户多户、余人增收。
龙头企业拉动、产业机构调整,推动神池县农业品牌建设步入正轨。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一大批优质项目涌现出来,包括*策主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也包括产业主导的秸秆人造板加工项目、高原农作物种植开发项目;产品提质要求让企业对“三品一标”认证更加重视,而品牌化发展又推动优质杂粮产地交易市场、杂粮和功能食品生产线及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一系列的举措,带动神池县农产品产业化、功能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并借助互联网走向全国各地。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月饼转型升级促强县富民
神池高寒冷凉,山地颇多,宜种杂粮。全县每年胡麻种植面积10余万亩,是山西省油料基地县,神池胡麻、胡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以地产胡油和地下米深层钙镁水为重要原料的神池月饼香飘晋陕蒙,名声在外。这个人口仅十余万的晋西北小县,因月饼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
但神池月饼多年来一直以家庭小作坊为主,规模小、卫生次、品牌意识弱、行业标准差,致使这个当地百姓赖以生存、靠月饼创收的营生忽起忽落。神池县委、县*府立足县情,确立月饼生产就是事关全县数万人的脱贫大事和就业大计,积极为百姓创造条件“吃月饼饭”“发月饼财”。他们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按市场要求逐步引导企业走品牌化、标准化路子,把神池月饼品牌项目建设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来实施,建成占地亩的神池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了有胡油月饼小杂粮加工区等7大功能区,合理助推农户创收。
神池县大力实施月饼品牌战略,以点带面、以厂带店推动全县月饼生产提质升级,目前全县月饼企业已拥有注册商标余件,其中SC认证企业20余家。在山西长祥圆食品有限公司平方米的大厂房内,自动化大型月饼生产线建成并试产成功,是神池月饼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换代、转型发展的典范,将带动神池月饼生产企业向深加工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管理转变。现在,当地更多地出现长祥圆月饼、战国月饼、庆秋圆月饼、老农贡胡油、合什得胡油等名油名饼和相关大企业,确保了神池月饼名县、胡油大县的地位,使月饼产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作为神池传统月饼制作技艺(神池月饼加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人,山西省劳动模范甄建英,终圆神池月饼提质升档、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梦。尤其是长祥圆创出牌子、保住牌子、发展牌子的成功经验,更给神池月饼加工企业以启迪。该公司成功实施商标兴企战略,使长祥圆,实现由注册商标到“山西省著名商标”的成功跨越。坚持走“以品质打造品牌、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可行之路,长祥圆月饼加工技艺入选省*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实现了由本地知名品牌到“山西省名牌产品”的跨越。并投资上马现代化生产线,不仅月饼质量产量齐头并进,而且吸纳当地季节性农民工人,为神池脱贫攻坚注入内生动力。
近年来,神池县坚持把月饼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富民产业来抓,规范整顿、扶持整合、宣传造势、品牌培育,举办神池月饼美食文化节、神池月饼产业招商洽谈会、神池月饼美食文化论坛,构建神池月饼互联网宣传推介销售平台,网商、电商、微商竞相发展,成功申报神池月饼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华烘焙业协会评为“中国北方月饼产业强县”。
*府搭台,商家唱戏。神池月饼产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式向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转变,由传统的高油高糖高脂向科学健康饮食配方转变,由单纯的低附加值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扩展。县里在千方百计提升神池特色农业的规模效益和知名度同时,带动农产品上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电商扶贫效果。依托神池县*府门户网站、月饼行业协会、航信集团、山西师大等,以及多个电商平台开展的神池月饼等特色农产品线上宣传推广活动成果丰硕,直接带动0多贫困户增收0余元。
栉风沐雨,脚步铿锵。树转型之风,扬实干之帆,抓手有力、*策实际、目标明确、效果明显。紧跟全省发展步伐,神池县牢牢把握机遇,用足用好用活各项转型综改*策,深入谋划和推进,以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转型综改实践落地,展现了新作为,出了新路子,为神池县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强劲的新动力。
(张月拴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