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父母理财第一年,房子没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年6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叫SeemanHoltz公司的54岁的联合创始人埃里克·霍尔茨(EricHoltz),在自己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自杀身亡。

事件的起因,和公司年发布的一款保险产品有关。

年,该公司发布了一款具有理财和保险双重属性的金融产品。

这是一款面向60岁以上老人,

每年缴费每年分红,分红收益高达6%的理财保险产品。

除此之外,若被保险人罹患合同中包含的疾病医疗事项,可以获得相应金额的赔付;

在被保险人去世之后,受益人还可获得十倍已交保费的一次性赔付。

要知道,这是在新冠病毒盛行的年,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正是病毒易入侵对象,

而该发布的这款保险,并未将新冠治疗列入免责条款中。

再加上此产品超高的年分红、医疗保障、身故赔付,

让人想不心动都难。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该公司凭借此款产品,

收获超过10亿美元的保费,数目惊人。

可到了今年,事情的走向不太对劲。

投保的老人们发现:

本该获得理赔的保单,却总被各种为难。

不光无限拉长了审核周期,需提供的审核资料也更加严苛了,

好不容易审核通过,理赔款也遭一拖再拖;

另外,条款中所约定的分红,也已有3个月未兑现。

大家越想越不对劲,急忙查询该公司的信息,

查后发现,不光公司在美国监管部门无注册、备案信息,

监管部门也查不到该产品的备案。

这不就是诈骗吗!

据联合创始人埃里克·霍尔茨(EricHoltz)好友透露,

集体诉讼只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真正的自杀原因,可能与无法获得其他融资渠道来兑付投保人的理赔款和保险分红有关。

而且早在年,该公司就经历了大规模的投资失败和资金转移,

账户上早已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产,现任总裁Seeman也迟迟未露面。

购买了没注册、没备案、创始人自杀、总裁跑路公司产品的老人们,

能拿到赔付、分红的几率有多大?只怕是凶多吉少。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

老年人因易轻信他人,常年作为被骗对象。

不光是国外,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1、投资养老公寓赚利息,养老钱被吞光

湖南也有过这么一个骗子团伙,

他们大肆宣扬:

老人前来投资,不但未来入住老年公寓有折扣,

且一年后,就能拿回本金和高额利息,不要太划算!

可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

年5月,谢兰英老人在熟人的推荐下,

前往湖南清泉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参与老年人活动,

并投资了高额利息的老年公寓项目,投资50w,成为“钻石卡”。

同为公司会员的,还有76岁的罗先生。

在了解该公司高利息项目后,也投入了6w,

因为信得过,在年底合同到期时罗先生没有选择退出,

而是将本金加利息再次投进该公司。

已经领到过利息的罗先生,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投入的钱全打了水漂。

这家公司将预订卡类型,分为银卡、金卡、钻石卡、至尊卡四个等级,

金额从2w一直到20w不等,利息从1.8k到3w不等。

但该公司为了套取更多钱,没为投资金额设上限,

甚至有位受骗老人,投资金额高达91w。

受骗老人数量之多,被骗金额巨大,

可当谢兰英老人带领记者前往该公司旧址时,

只留下废墟一片。

无论是6万、50万,还是91万,都不是小钱。

这个“湖南清泉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是如何让大家信服,

掏出养老本,甚至用房子抵押贷款来投资的呢?

一路调查下来发现,

该公司为获得老人信任,骗取老人钱财,

可谓是费尽心思,布了好大一盘棋。

谢女士和罗先生纷纷表示,之所以如此信任该公司,

与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刘业清的身份,和公司实力是分不开的。

在老人们的认知中,湖南清泉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业清,

是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湖南省社会养老协会副会长。

且该公司还收购了其它企业,旗下产业包括但不限于沙棘排毒、床垫等。

除此之外,公司还常常组织老人参观公司的老年公寓。

董事长是责任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公司不光产业庞大,还会带领大家参观公寓基地,体验老年公寓生活。

一套流程走下来,别说老年人,连我都要心动了。

可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假的。

从人设到产业,再到老年公寓,

全都是他们为博得老人信任,一步步设下的圈套。

记者联系到湖南社会养老服务协会负责人,

了解到刘业清负面影响太多,未曾入会;

标榜为公司资产的荷花园农庄,实则是临时租的,

仅供老人们参观、吃饭,里面并不是老年公寓,

也从未接住过老人。

万幸的是,次年3月,刘业清被株洲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清泉山养老”案件总算告一段落。

可一个“清泉山”倒下,又有千千万万个“清泉山”冒了出来。

为达到目的,

骗子们编造出一个个假身份、建造一座又一座理想城,

等老人放下了戒备心,就立刻夺走他们大半辈子的心血。

骗子哪管你是不是掏空了棺材本,

他们只关心又多骗了几个人。

2、花样百出的老年人骗局

近两年,打着“高收益”旗号的养老骗局越来越多,

没听说过这一套路、未曾接受预警的老人,

很容易就被骗子所描绘的“高收益”所吸引,上套就变得容易很多。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

老年人骗局无非是电话诈骗、测血压卖保健品、营业厅捆绑销售…

现如今诈骗已进阶到投资版本,很多人还缓不过神来。

新型老年诈骗花样繁多,若不多留个心眼,

别说老年人了,年轻人也很容易中计。

类似老人被骗的情况还有这些:

虽说是新型骗局,可总结下来还是那几个套路:

假扮xx人员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免费xx、“神药”问世“神医”下凡。

骗子无穷尽也,我们先要加强老人的防骗意识。

大家要明白: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如果有馅饼,那它底下一定还藏着一个陷阱;

除了最亲近的家人,没人会平白无故对你好。当遇到陌生人莫名的关怀,先别高兴,看看TA到底有什么目的;

跑上门说自己是xxx的人,先别相信。去一趟该局/厅,知道的都是一手信息。

除了老年公寓,还有很多“理财保险”盯着老人坑,

前两年有一起大名鼎鼎的“花6W赔5W8”事件。

李先生的母亲购买了一份xxx人寿养老保险,

每年交元,十年累计缴费6万+,

眼看可以领分红了,李先生的母亲却被保司告知只能领到5万8千多。

李先生不解,这种连本儿都回不了的产品,怎能称之为养老保险呢!

原来,业务员为李先生母亲介绍产品时,

故意用10W的利益演示表代替了原本5W的演示表,

告诉李母该产品收益为16W,李母才选购了这款养老保险。

业务员就是看对方年纪大,不懂投资理财,

才打着“高收益”的幌子,诱导老年人购买名不副实的产品。

若不是李先生出面维权,此事件恐怕又要不了了之了。

除老人子女外,银保监会也为老年人受骗操碎了心。

本月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提示》中,银保监会披露了两类诈骗手法。

手法之一: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

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名义,承诺高利率回报、预留养老床位、养老房间等服务,让老人非法筹集资金;

还有的会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人警惕性,再乘机对其道德绑架,虚假宣传,骗取老年人钱财;

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人,诱骗老年人投资“养老服务”项目,随后再捐款逃跑。

手法之二:用以房养老名义诈骗老年人资金

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

这种方式参与主体混乱、投资风险高,不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有的参与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房产被抵押,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我国也有正规的“以房养老”保险。

但这类保险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较为小众,

且准入门槛高、法律关系复杂、风险因素高。

无论对机构业务开展还是销售管理都非常严格。

如果遇到向你推荐“以房养老”的人,

他十有八九是骗子,直接远离。

3、为什么被骗的总是老人

一则金融发展报告显示,95.5%的调查对象,都会进行养老投资、理财,

但超过3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在这一过程中有过受骗的经历。

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受骗比例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高。

为什么被骗的总是老人?

大概是因为老年人更易轻信他人、对养老的担忧、对健康的担忧,还有点爱贪小便宜吧。

老一辈忙忙碌碌一辈子,退休前工作家庭两不误,

退休后日子变得清闲了,反而有些不太适应,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子女工作忙,一天着家就那么几个小时,

大多数时间里,老人都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

琢磨自己的养老、担心自己的健康。

这时,来了位销售天天对老人嘘寒问暖,

趁虚而入,代替子女在家中的作用,

填补他们的感情缺失,肯定他们的价值,

那这份信任立刻就建立起来了。

之后,销售顺势向老人推荐“高收益,低风险”的养老产品,

推荐“神药”“神医”,成功几率可想而知。

老年人需要的是关心和陪伴

老一辈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就轻易栽在小骗子手里了呢?

他们不是太易上当受骗,而是太放不下挂念子女的这颗心。

老人总想着,

我为自己赚份养老金,孩子就可以少一点压力;

卖东西的小姑娘说这个吃了好,孩子上班辛苦,

买回来给TA补补……

如果老年人能在家庭、朋友的范围里,

获得足够的存在感和安全感,他们也就不容易在骗子身上浪费感情。

多关心、多陪伴,可以减少“老人诈骗事件”的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