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21日。
沙棘,是一种生长在温带的野生灌木或小乔木,以其耐干旱、耐瘠薄、耐严寒、生态适应性极强,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改良生态环境功能而备受瞩目,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年,为了推动非宜林地水土保持造林,帮助山区农民脱贫,加速黄土高原的治理,原水电部部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同志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央领导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赞同,并批准成立了"全国沙棘协调办公室"(即现在的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沙棘种植、加工、科研和宣传等工作。从此,沙棘开发在我国成为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多年来,水利部一直将沙棘作为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寒冷和沙漠边缘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和关键树种。实践证明,沙棘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快速恢复植被的关键树种,是治理黄河泥沙经济而有效的措施,是帮助农民在贫瘠土地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致富树种。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沙棘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多方面配合下,全国沙棘植被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和沙棘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或小乔木,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L.)。该属现有6种12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跨东径2~°,北纬27~69°之间。
沙棘生物学特性
花:沙棘雌雄异株,且为风媒花,先叶开放。
叶片:沙棘叶对生或互生,密被鳞毛、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有Vc、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同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制作保健茶或优质饲料。
种子:种子多为倒卵状。肋果沙棘的种子为弯曲的棱柱状,一头较细。种子表面褐色,中国沙棘千粒重70~g。
果:沙棘果9~10月成熟,为黄、橙、红色,果实鲜艳美丽,冬季果实不易脱落。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沙棘的根系发达,主根不明显,多数根系呈水平分布发育,0~40cm土层为根系的密集层,根量占72%,根长占54%。沙棘耐干旱,耐瘠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加上固氮能力使它能够在生态条件十分恶劣的强风化裸露岩石上生长。沙棘的根系可顺着石缝扎下茂密的根系。
沙棘的根系与某些固氮菌共生,形成根瘤。沙棘固氮强度超过大豆的一倍。一亩5年生沙棘林可固氮12kg,相当于25kg尿素的含氮量。因此,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沙棘,能够肥沃土壤,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形成生物多样性。人工种植沙棘1~3年后开始萌蘖串根,每年水平辐射1~3m,一般单株沙棘第3年可产生10多株沙棘幼苗。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由于沙棘的串根能力强,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大规模种植,能够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新修公路两边弃渣弃石,种植沙棘可快速恢复植被,并可保护道路两边的坡地免受雨水的冲蚀。沙棘根系发达,种于河道两旁,抗冲刷性强,能够有效地固定河道。
晋陕蒙砒砂岩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植物难于成活,被称为"地球上的月球","环境癌症"。沙棘在砒砂岩上能够正常生长,并护住了坡面的土层,抑制了沟底的冲刷。由于沙棘不怕沙埋,根蘖性强,在砒砂岩区沟道中种植沙棘,能够阻拦洪水下泻、拦截泥沙,提髙沟道侵蚀基准面。沙棘作为柔性坝,具有明显的拦洪落淤,防止沟道冲蚀的作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沟坡和沟道,沙棘的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在一些陡险坡面上,沙棘利用其串根萌蘖的特性,可将难以施工的地貌固定并绿化。沙棘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防风固沙能力强。据调查,沙棘林内每年积沙厚度达5~10cm,茂密的沙棘林可减低风速,阻挡风沙入侵。
沙棘可以作为绿篱或观赏树种,春夏一片绿色,秋冬季节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形成美丽的风景。我国西北地区动物稀少的原因除了植被覆盖面积小,缺乏动物栖息地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动物缺少过冬的食物。沙棘果实冬天不脱落,成为鸟类、野鸡、兔子等动物过冬的食物,山羊、野猪等也有了,然后狐狸、狼等食肉动物也随之而来。使昔日不毛之地变为植被茂密,动物成群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沙棘的经济利用
中国利用沙棘的文字记载始于唐代,公元8世纪的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用24章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沙棘的药用价值。元朝(~),沙棘果实被列为宫廷保健品。清朝(~)年间的药典《晶珠本草》,也记载了沙棘的药用与保健功能。
年,沙棘被正式列入《中国药典》;20世纪80年代,沙棘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我国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植物品种之一。近年来,沙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