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沙棘硒化多糖治疗PM2.5铅诱导亚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进行了验收。
项目通过构建非暴露性气管滴注硫酸铅诱导的亚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模拟短时间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所诱发的亚急性肺损伤,对沙棘硒化多糖治疗PM2.5铅诱导亚急性肺损伤的给药方式、量效关系和治疗作用途径进行研究。
研究成果表明了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对肺呼吸功能、肺组织渗透性、细胞毒、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揭示了沙棘硒化多糖“抗氧化—抗炎症反应—保护功能结构—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癌变风险”等5方面治疗作用机制,与沙棘天然多糖相比,沙棘硒化多糖治疗PM2.5铅诱导亚急性肺损伤效果更加显著。
项目成果将为青海省沙棘特色浆果经济林资源高值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为全省特色多糖类药物研发和高原糖生物化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