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满眼绿色满眼春鄂尔多斯市乌兰发展集团 [复制链接]

1#

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兰发展集团下属煤矿,满目苍翠,绿树成荫,沙棘遍地,草绿花香,野鸡、野兔、狐狸、刺猬不时出没在草丛里、树林间,一排排建筑物、一座座储煤仓,掩映在绿水青山中,矗立在蓝天白云下。

鄂尔多斯市乌兰发展集团成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将绿色环保与基本建设、生产经营同步进行。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安排部署,因地施策,高标准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铸*绿色先行

乌兰发展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发展壮大乌兰集团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做奉献、为员工谋福祉”的核心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先后又提出了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三项要求”和打造花园式环境为主的“四式管理”等文化理念。

国家全面开展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以来,乌兰发展集团成立了“健康安全环境”考核委员会和绿色矿山建设评审委员会,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和考核之中,让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工作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围绕环境治理、土地复垦、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任务一齐发力。截至年底,复垦绿化面积达2.7万亩,复垦区、排土场绿化率达到了%,塌陷区全部完成了修复,所属煤矿全部通过了绿色矿山建设验收。

治理与复垦并举擦亮矿区“最美底色”

环境治理对于露天煤矿来说,复垦区、排土场和边坡的整治无疑是重头戏。从荣恒煤矿、特拉布拉煤矿,到后温家梁煤矿、满来梁煤矿,每个复垦区都是一幅充满田园风光的“中国画”。企业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经过整治沟渠、覆土整形、植被重建、喷淋灌溉后,有的地方栽种了松柏树、杨柳树、花果树,有的地方种植了玉米、土豆、瓜果、沙棘、枸杞等,不仅让曾经的荒山荒坡、沟壑深渠“整容美颜”,也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瓜果蔬菜成为煤矿工人餐桌上的“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绿色食品,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荣恒煤矿复垦区里的土豆、萝卜、蔓菁等不仅满足了煤矿内部需求,还成为乌兰国际大酒店等餐饮行业的重要食材。

治污与增效齐抓让矿区“天蓝水清气净”

矿井水,一直是井工煤矿的自然灾害之一,而今天在乌兰发展集团,已经实现了变“害”为“宝”。矿井水在井下通过沉淀、净化处理后成为消防、复垦绿化、灌溉浇地、洒水降尘的“源头活水”。据介绍,年乌兰发展集团将投资万元,对温家塔等3个煤矿的水处理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届时将达到三类水标准,让矿井水得到更加优质的利用。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矿区空气污染:“太阳和月亮一个样,晴天和阴天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乌兰发展集团从起步之时,就对大气污染予以了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全面展开以来,乌兰人更是快马加鞭,全面实施了“治气”工程,每个煤矿在工业场区都建有筒仓、全封闭储煤棚,安设了环境污染在线监测设备,对噪声、大气等进行自动实时监测和数据显示上传,从开采、运输、储存到发运等全过程实现了产煤不见煤。

该公司从年以来,投资多万元对所有锅炉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部使用节能燃煤锅炉,增设了除尘脱硫设施,使锅炉烟气排放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起到了既节能又环保的效果。煤矿产生的煤矸石通过内部的特拉布拉环保砖厂和瑞丰热电公司,制作环保砖和发电供热,实现了循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真金白银”花在“刀刃”上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改善民生福祉、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这已成为乌兰发展集团自上而下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在近年来累计投入“真金白银”达3亿元。此外,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的要求,足额提取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仅年就提取了1.21亿元,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年,乌兰发展集团计划投入多万元,建成综合智能化管控平台,对煤矿企业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采掘、运输、安全等智能化管理水平,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以数智力助推绿色矿山高质量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