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的小鹿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看青 [复制链接]

1#

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广阔多样的栖息环境。*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积累了保护全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益经验,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青海模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斩断野生动物黑产利益链条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涉及野生动物的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非法交易、售卖野生动物及其动物制品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

“我把捡来的小鹿,卖给别人,只为了赚点钱,但不知道已触犯了法律,我为我的行为道歉。”在*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日,华某低头认罪。

年,华某的母亲南某某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浪麻襄村放牧时,听到远处有小动物的叫声,南某某循声而去,发现是一只不足月的小鹿,南某某将小鹿带回牧场饲养。几个月后,因小鹿食量大南某某让儿子华某带回同仁市兰采乡家中饲养。年年初,华某以元的价格将小鹿卖给南太某某和才某某(二人另案处理),南太某某和才某某再次转卖时被公安民警抓获。经鉴定,案涉小鹿为白唇鹿。白唇鹿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

西宁市同仁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认为被告人华某违反国家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非法出售珍贵、濒危一级野生动物白唇鹿,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年,同仁市法院在兰采乡公开巡回审理了此案,华某当庭认罪,最终,法院以犯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华某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元。年4月,这只已经长大的白唇鹿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护收治。

“过去办理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中,缺乏对野生动物的全链条保护。要彻底斩断野生动物黑产利益链条,必须让所有参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人付出代价。”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建志说。为贯彻执行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保护野生动物的方针*策,公益诉讼拓展办案范围,不限于猎捕、非法交易、加工和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实现对野生动物捕猎、生产、经营、消费的全链条保护。检察机关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较大的专业优势,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全过程打击、全流程防护,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

赔偿不是目的,警示才是初衷。青海省司法机关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完善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青海模式”。年,青海省为防止盗猎分子跨区域流窜盗猎等作案形式的出现,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大相邻的自然保护区达成联防协作协议,打破执法区域界限,对盗猎藏羚羊等非法行为形成合围之势。年至今,可可西里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猎藏羚羊案件。

多年来,青海省检察机关不断优化野生动物公益司法保护方法路径,在办案中注重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的精准衔接,在依法追究涉案人员刑事责任的同时,一并追究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督促涉案人员以赔偿经济损失的替代性方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圆桌会议、发送检察建议等方式依法办理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切实提升办案效能。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涉案人员马某等5人以盈利为目的,先后非法猎捕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旱獭14次,共捕获野生旱獭82只,互助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决马某等5人赔偿野生动物经济损失共计元,并在省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徐某某在其承包的沙棘地里,用捕兽夹和尼龙绳等工具,猎捕1只野生鹅喉羚和3只野生草兔。都兰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后,法院判决徐某某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元。

濒危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是反映青海省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近年来,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动物栖息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可可西里一带藏羚羊数量已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数量上升至多只;雪豹活动踪迹遍布全省两市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厚植于法治土壤,充分发挥法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保障作用。才能保护好全省特有的高原生物。”刘建志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